新闻网讯(通讯员 梅捷)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恒长存;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光芒无限。为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倡导团结友爱、文明有礼、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时代新风尚,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系列“文明实践教育月”活动。
学习雷锋,追随榜样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机电工程学院分团委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追‘锋’少年”线上雷锋知识竞答活动。“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是什么?”“1958年,雷锋去鞍钢报名时,将自己的原名雷振兴改为雷锋,这是为什么?”......在场学生,边答题边讨论,边思考边学习。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
收废拾遗,变废为宝
张义波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收废拾遗·变废为宝”废弃物志愿回收活动。同学们自行收集如笔芯,塑料瓶,纸壳等,对回收物品进行消毒,随后同学们开始了他们的创意之旅。他们发挥想象力,将收集来的可回收物经过巧妙的设计和构思,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有的同学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成了花瓶,有的用笔芯和纸壳制成了笔筒,还有的用布料和易拉罐制作成了时尚挎包,每一件手工艺品都充满了创意和个性。
清洁校园,美化环境
建筑工程学院志愿者对逸思北楼3楼平台进行彻底清扫,对杂物进行清理,对花坛内砖块、石头、杂草和垃圾进行清理,对枯死灌木进行清除,并在空白区域补种格桑花,希望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花香四溢的“屋顶花园”,让他成为建筑学院的一道靓丽风采。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组织志愿者走进笃学书院,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擦拭桌椅,有的负责清扫地面,还有的负责整理书架。虽然任务繁重,但志愿者们毫无怨言,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组织志愿者来到逸云楼后,将山上小路清扫出来,方便了大家上下课的往来,避免了安全隐患。
走进社区,服务他人
商院志愿者们义务开展美化环境、磨刀、缝补、修鞋和免费法律咨询等便民活动。即便寒意仍存于三月,但学生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与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下定决心要投身更多的校园志愿服务,帮助解决身边人的问题,发挥自己的作用,真正践行雷锋精神,让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贯穿于我的学习和生活,自觉为社会、为群众服务。”
生物学院组织15名学生前往曙光社区进行清洁类志愿服务,本次志愿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有志青年,挺膺担当,承担社会责任。经过志愿者们辛勤的劳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
外语外贸学院分团委在雷丽老师带领下,师生十人前往武汉市关南社区,面向社区小朋友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到达社区后,志愿者们向社区小朋友讲述雷锋故事,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并通过手工小游戏,学习和体验团结互助的雷锋精神。一个小时的活动,小朋友收获满满。小朋友小娜说到:“今天,我学习到了雷锋叔叔帮助他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后,我也要做这样的小战士”。
3月7日上午10时,文化与传媒学院在分团委负责人余文琦的带领下,九名志愿者学生前往格林东郡社区,帮助社区开展宫颈癌筛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一丝不苟的完成社区交代的事情,打电话、做记录、沟通协调等。志愿者们有组织有纪律,深刻体现了当代青年肯吃苦,肯做事,做实事的良好风貌。
同日,信创学院组织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以“雷锋精神进社区”为主题,号召团员青年在学业之余奉献爱心,为科教园区师生提供电脑维修服务。
劳动实践,创造美好
3月13日下午,智能商务学院分团委素质拓展部在光谷东校区劳动实践基地组织了春日里的第一场劳动课程。智能商务学院分团委书记聂盛耐心地讲解着劳作的方法和技巧,时不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学习观摩,总结提高
3月28日,学校组织信创学院、智商学院共计40余名学生前往武汉理工大学参观观摩“永恒的雷锋精神”书画作品展。在画展中,众多艺术作品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无论是画作中描绘的雷锋形象,还是通过艺术手法传达的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都深深触动了观展者的心灵。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观展,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他们将以雷锋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去践行雷锋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统计,自学校“文明实践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各级团学组织18000余名团员青年通过政策宣讲,观摩学习、投身实践、志愿奉献,将文明实践融入到了日常学习生活,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有效推动了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