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柳 摄影 张马涛、杨珊珊、王丽媛
秋光正好,凌家山迎来新主人。9月7日至8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迎来升格本科后的首届新生。校园内外,“志愿红”成为最温暖的风景——从车站到宿舍、从校门口到学院,志愿者们用热情与汗水,为2025级新生铺就了一条温暖而顺畅的入学之路。
清晨六点半,全体志愿者集结上岗。“同学,我来帮你提行李!”“报道请往这边走!”每当迎新摆渡车驶抵校门,他们便主动迎上,接过行李、指引路线、陪同入宿。
在武汉各大交通枢纽,百余名师生志愿者坚守接站点,即使雨天仍用雨伞为新生撑起“一片晴空”。两天内,志愿者们累计服务1500余人,调度车辆90余趟,真正实现了“从第一站到寝室”的一站式暖心陪伴。
迎新现场,温情与传承持续涌动。2017届张义波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卢欣虹,如今以新生家长身份重返校园。今年,她的弟弟卢春霖也成为武职大家庭的新成员。在志愿者的热情帮助下,卢春霖顺利完成所有入学手续,并坚定表示:“我要追随姐姐的脚步,加入张义波志愿服务队,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从姐姐到弟弟,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武职大志愿精神一代代学子间的薪火相传。
2017届校学生会主席、现就职于华为公司的优秀校友刘江珊也专程返校,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活动中,她与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华为订单班学生、现任校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郝栋展开了一场跨越八年的深度交流。刘江珊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为在校生搭建了了解行业前沿、规划职业发展的优质平台。
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学校团学组织精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心特别设置“暖新互动区”,将实用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这里精心设计的“匠心一掷”“武职一家亲 · 沙包传情”“技能达人 · 本科先锋”等特色互动游戏,巧妙融入学校独特的文化元素,在寓教于乐中为新生搭建起了解学校文化的第一座桥梁。完成挑战的新生还能获得专属文创纪念品,让武职大精神在欢声笑语中悄然传递。
此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国留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来自外语外贸学院的志愿者充分发挥语言优势,细致讲解游戏规则、分享校园生活点滴,让留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武职大的包容与温暖。
“迎新不只是一项志愿服务工作,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实践课。” 校团委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志愿者的暖心行动,让新同学真切感受校园的人文温度与集体关怀,在潜移默化中读懂责任担当、互助奉献的深层意义,为大学生活种下向善向美的种子。
在这场以心迎新的接力中,武职大青年用真诚的态度、专业的服务,为学校本科办学元年写下最温暖的序章。而志愿精神的火炬,也正随着这场接力,在凌家山下生生不息,照亮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之路。
审核:余娜 责任编辑:娄修明